徐少春:用管理改變中國
現在,每天有超過5000萬人通過金蝶軟件提高工作績效;每天有超過380萬家商業用戶通過金蝶軟件在不斷優化和創新自身的管理模式。徐少春希望,金蝶不僅能提供專業的管理軟件,還能輸出創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首倡中國管理模式研究
中國管理模式的理念是徐少春在2006年率先提出的,旨在研究和探索中國從制造大國走先創新大國的轉型過程中,中國企業該以什么樣的內在機制獲得持續發展的永恒動力。他希望能將古今中外先進的管理理念與最佳實踐傳遞給中國的企業和組織,幫助他們提高管理水平、引領中國管理模式的創新和進步。
金蝶發起成立了中國管理模式杰出獎遴選理事會,組織國內大批優秀學者和專家歷時三年,調研12個行業的上千家企業,遴選出了具有代表性和借鑒意義的42家管理創新案例。在此基礎上,比較系統地研究和完善了中國管理模式的概念模型、研究框架、戰略特征、運營特征、創新之道。
2010年6月5日,金蝶聯合上百位中國知名企業家共同發表了《關于創新中國管理模式的宣言》,向中國和世界昭示了中國企業家呼喚中國管理模式的集體意愿,迫切需要以及所肩負的任重而道遠的使命。金蝶受邀代表--亞太區入選國際標準化組織開放式組(The Open Group)董事會,與IBM等6家國際巨頭共同制定世界級企業架構標準,將中國管理模式的探索研究與國際標準對接。
中間件打破國際巨頭壟斷
對于每一家中國的軟件企業,如何結束國際巨頭壟斷的局面都是他們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在徐少春看來,將事關我國國計民生的大型信息化系統都構建在中國自己的平臺和核心技術至上,這才是根本之道。
從2000年開始,徐少春帶領著金蝶的骨干就致力于中間件技術的自主創新,目前已完全具備相應產品和技術的替換功能。到2010年,國家“金字工程”的一半選擇金蝶中間件;中央政府采購國產中間件數量中金蝶排名第一;近千家中國軟件企業采用金蝶中間件開發行業解決方案;近萬家中國大型企業的信息化系統運行在金蝶中間件平臺上。金蝶中間件積極推進了國家審計系統的國產化應用;支持大慶油田增產計劃;實施國家電網安全生產監控系統……結束了中國政府部門、大型行業及企業應用領域中間件被國際巨頭壟斷的局面。
2010年,金蝶承擔的十一五“核高基”國家科技大專項中間件課題取得突破性進展,還推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符合國際通用標準的、面向服務架構的完整的SOA和云計算平臺,徹底解決了網絡應用核心平臺技術和開發環境長期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
創新服務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為順應工作化與信息化融合的發展趨勢,徐少春還在2010年提出了“兩化融合路線圖計劃”,即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從中國創造走向中國“智”造,促進中國企業從機會成功走向管理成功,完成從低價值制造到高附加值創造的轉變,提升了產業鏈的經營管理能力和對于后金融危機的抗風險能力。
為支持國內重點行業的轉型和升級,創新行業管理模式,金蝶打造零售與流通行業、制造業、物流、醫療、金融、電力、交通等12個重點和新興行業的中國管理智庫,在高端市場實現突破性發展,增長100%以上。
在以管理軟件產品為載體向企業客戶成功輸出先進管理模式、為中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和進步的同時,也帶來金蝶的高速成長。2010年,金蝶銷售額實現高速增長,用戶量實現了爆炸性增長,新增用戶近200萬;連續六年保持在中小企業市場占有率穩居第一的位置。
上一篇:《中外管理》特別報道:“前鋒ROB”
下一篇:湖南省委書記周強會見徐少春 尋求共贏
用戶留言: